上海试点落户新政北大清华本科毕业生可直接落户
(上海试点落户新政北大清华本科毕业生可直接落户)
上海试点落户新政:北大清华本科毕业生可直接落户
近日出来一个政策引来大家的议论,清华北大的学生可直接落户上海户口,对于这种行为你怎么看呢?小编觉得这做法其实不太妥当吧,本身本科上清华是很难。还带着地域歧视。且不说江苏省的最难卷。河南的竞争力多。河北的700的一年比一年多。还有一部分省的学生。原本就输在起跑线上。哪怕你考研上去,依旧在歧视。我不想搞内讧,只希望人人平等,这就是明目张胆地抢人才了。现阶段,上海户口还是挺有吸引力的,上海这样的举措是为了为上海揽人才,但是这样的做法又会使上海的人口增加,同时面临的是房价飞升的问题,这样的做法对上海市民来说其实是一种压力。
清华北大毕业生只是入社会的第一层金,后续工作还是靠自己,仅有上海户口又如何,不是所有的清华北大毕业生都能靠自己在上海买得起房的好吧。网友们也表示:每次刷到这种文章真是无语…清北大部分都是北京人吧?为了引人眼球?不上清北不活了?不配在上海落户了?还是没法在上海落户了?上海落户又怎么样?优秀的人都直接拿绿卡不想回来了呢有这闲情制定这种政策还不如想想方法致富西部和西南部吧!说的就好像落户就能买得起房似的,北上广这样的城市幸福指数太低,清华北大毕业又能怎样,他们足够优秀,可是在这样的城市里他们依然活的很累,很压抑。在北上广混,有牛逼的学历却没有了快乐的人生这不叫生活叫生存。
不过平心而论,各大城市都有这种想法,用户口吸引高精尖人才,出发点还是好的。但对于国家来说这是一盘大棋,需要考虑的更多,本身现在已经经济发展不均衡了,再由着地方自己这么搞,振兴中西部又成一句空话了。上海市这样的行为莫过于有些偏激了,每个人都在很努力地朝着自己想去的目标前进,但问题是,有时候你努力了有用吗?北京户口比的了吗?是,现在有地区分数划线,但是凭什么?教育资源不公。西藏新疆少数民族分数线可以化低,河南山东湖北分那么高,你努力有用吗?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相关内容
- 2022上海高考普通批录取结果陆续出炉,本科降至385分!
- 闽东北将协办2020年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
- 上海特殊落户方式
- 黄浦区中专毕业读全日制大专2022已更新(今日/分类信息)
- 2022年上海本科大学最新排名及最低分数线
- 今年非上海生源毕业生进沪就业落户标准分为 72 分
- 上海人才落户再提速,最快只需半年就能申请落户上海
- 记得扬言赶超清北的西湖大学吗?2022年首次招收本科生,5个专业
- 上海落户:哪些要求“没商量”?哪些问题“有弹性”?
- 2022非上海生源毕业生进沪就业落户标准分为72分
热门文章
- 龙泉驿区初中起点大专学校分数线(简单明了:2022已更新)
- 齐俊杰;上海突然要抢人了!本科也可以落户!到底是为什么?
- 黄浦区五年制大专录取分数线收费标准2022已更新(今天/动态)
- 黄浦区中专毕业读全日制大专2022已更新(今日/分类信息)
- 黄浦区中专大专五年制学校怎么收费2022已更新(今日/热点)
- 黄浦区中专大专五年一贯制学校2022已更新(今日/要点)
- 黄浦区3+2大专学校分数线2022已更新(今日/热点)
- 黄浦区2+3大专学校幼师专业有哪些2022已更新(今天/发布)
- 黄浦区2+3大专学校幼师专业2022已更新(今日/介绍)
- 黄浦区2+3五年一贯制大专学校护理专业2022已更新(今日/咨询)
最新文章
- 龙岗留学生入户深圳积分入户办理条件
- 龙岗留学生入户2022年深圳积分入户办理流程
- 龙岗代办入户地址深圳留学生落户实战攻略
- 龙岗人才流动中心办理留学生引进业务吗
- 龙华留学生入户深圳积分入户办理流程
- 龙华留学生入户2022年深圳积分入户条件
- 龙华留学生入户2022年深圳人才引户条件
- 龙华留学生入户-深圳快速入户通道15天
- 龙华区留学生入户2022年深圳积分入户测评
- 龙华3名海归获得来深创业前期费用补贴
推荐资讯
- 深户无房孩子如何落户用勤奋实现梦想
- 深圳非深户灵活就业人员可以自己交社保啦!不限户籍,手机就能办
- 深圳内地长期居住证明
- 四川自贡七旬老人要落户深圳,民警查30年户籍帮他解难
- 深圳国外引进留学生入户须知
- 深圳居住证签注要每年签注一次 深圳居住证怎么签注
- 深户人员创业补贴如何评价?深户本科补贴申请步骤
- 保姆级留学生落户深圳
- 深圳户口的孩子上学有什么优势?优先入学、中考录取分数线低…
- 从复杂到简单,带你了解深户核准入户条件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