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一对一的落户政策咨询服务!

落户咨询网二维码

为何读博继续深造,已不是大部分硕士生的首选?

栏目:上海落户资讯 人气:0 发布日期:2023-02-03 来源:网络

为何读博继续深造,已不是大部分硕士生的首选?

(为何读博继续深造,已不是大部分硕士生的首选?)

落户咨询二维码  

  

前段时间,“博士扩招”的重磅信息,占据了各大学术类、硕博类左边公众号右边的头条位置。

  

教育部《关于优化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指导意见》指出:适度扩大博士研究生规模,加快发展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两会”临近,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刘昌俊建议:调整我国硕士生、博士生招生比例,尽快提高博士生占比,从根本上优化研究生招生结构。

  

在师门微信群里,当我把这些“好消息”转发给十来个硕士师弟、师妹们,邀请他们继续深造时,可收到的回答竟然出奇地一致:

  

“师兄,求你饶了我们吧,我们还想再多活几年!”

  

  

据教育部统计,2019年普通高校的博士招生数为人,而同年硕士毕业人数为人。

  

也就是说,只有17.6%的硕士毕业生选择继续读博士,去除招生人数限制的因素,有些专业的博士生还没有招满。

  

这不禁引发了我的思考:为何读博继续深造,对大部分硕士生来说已经不是最优选择了呢?

  

01继续读博?我没那能力

  

很多硕士生不由地发出同一感叹:

  

读了硕士才发现,不是不想继续读博,而是真的读不了!

  

  

大部分硕士生坦言,认为自己确实不适合读博,因为对学术或科研工作根本不感兴趣。

  

当时考研也许就是为了跟风、随大流,或者为暂时逃避工作,亦或为了拿到学历和文凭,以便好找工作。

  

所以,硕士生一旦找到心仪的工作后,就不想再继续读博了。

  

读完博士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将以学术为生,以科研为业。

  

但对于很多硕士毕业生而言,他们的人生的选择还有很多,进入企业尚可,进入政府事业单位更好,而如果继续读博士,则意味着一下可能失去很多的人生机遇。

  

02博士毕业,难上加难

  

学术之路难走,而博士正常毕业更难。

  

在中国学术圈有句俗语:“没有正常毕业的博士”。

  

虽然可能有点调侃和夸张的味道,但也反映出博士毕业的难度有多大。

  

博士招生规模的扩大,随之带来的弊端之一就是博士的“延期毕业”。

  

  

据统计,2002年至2009年,中国博士延期毕业率在60%左右,2010年至2019年则达到了60%以上。考虑到博士生扩招,估计未来博士延期毕业率还会攀升。

  

为何延期毕业率会居高不下?

  

一般情况下,高校对研究生毕业论文在数量上有严格的硬性要求。

  

很多高校规定,在就读博士期间,至少要在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或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检索的刊物上,发表(或录用)2篇以上与学位论文主要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

  

这是在读博进入学位答辩程序的必要前提。

  

而博士扩招后,将面临和尚增多而米粥减少的困境,在版面有限的指定刊物发表学术论文的竞争压力更多、难度更大。

  

同时,部分导师为了承揽的课题项目能够顺利完成,使所带博士成为廉价劳动力,不惜将其毕业时间一推再推。

  

03学术氛围,不敢恭维

  

博士数量的快速增加,也带来了不少学术腐败问题。

  

2019年,Dr.Zhai的“知网门”事件,让社会对博士群体发出了众多质疑之声:拥有博士头衔,意味着你已经成为某个领域的精英或者专家,是真正的知识分子,而出现这种明目张胆的造假行为,是否只是冰山一角?

  

  

有像Dr.Zhai这样的优秀才子严重扰乱“科研秩序”,不断为博士圈注入新鲜的“学地产”泡沫,大大削减了硕士学子们对博士学位的渴望度和期望值。

  

同时,现在中国学术圈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据传,Dr.Zhai的博导陈浥就被质疑仅有本科学历。

  

此外,近些年来,接连爆出多起带title的高校“大佬”们,涉及抄袭、作假、权色交易、权钱交易等令人咋舌的勾当,至于灌水什么的操作,也成为心照不宣的公开“潜规则”。

  

学术界的少数前辈们的拙劣做法,对原来秉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科研”学术理想的学子们,一记响亮的耳光!

  

04未来就业,前途不定

  

在毕业找工作的问题上,“读博”=“赌博”!

  

博士学历虽然很高,但是毕业后就业选择机会其实并不多。

  

博士生在与科研相关的“学术就业”领域有着天然优势,最好的出路往往就是继续留在学校或研究所做科研。

  

然而,老牌本科高校基本已人满为患,新建本科高校博士师资储量也逐渐增加,对博士的需求也越来越小。

  

其实,想当大学老师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很多院校招聘博士时,都要求需要有留学经历或者名校毕业,否则免谈。

  

博士招生规模的扩大之后,我国科研学术劳动力市场逐渐饱和,博毕业生们开始出现“稳定地远离教育和基础科研职位的趋势”,纷纷进入“非科研学术”就业市场,与众多硕士生、本科生和专科生们同台竞技、角逐同一个饭碗。

  

  

就算这样,超长学制下艰难毕业的博士生们,想在一线城市找份心仪的工作也并不容易,除了年龄歧视外,还有严重的性别歧视,女博士处于绝对劣势。

  

看着身边的同龄人或许早已事业有成、买房买车、结婚生子,而博士生在校时只能拿着每年不多的国家补助,毕业后还要和摸爬滚打多年、社会经验丰富的同龄人竞争,心理落差比较大。

  

所以,很多硕士生普遍认为,与其不知前路如何,还不如毕业后就进入社会,早点参加工作积累经验。

  

04恋爱婚姻,刻不容缓

  

不得不说,博士们的年龄和婚姻问题,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很多博士反映,读博的科研生活圈子很小,加之学业繁重,根本没时间恋爱结婚。

  

而“女博士”更是被扣上“第三类人”“灭绝师太”等不雅称号。长期以来,“女博士”被社会赋予各种刻板印象和负面色彩,尤其在婚恋市场中,“女博士”几乎就是“剩女”的代名词。

  

  

超长的学制使“年龄”成为阻碍女性获取更高学位的重要原因,而“年龄”背后所隐含着社会期望的生育责任和家庭责任。

  

前些年,清华女博士颜宁那篇《我不结婚,不欠谁一个解释》的文章刷遍朋友圈,也从侧面反映了大龄女博士的婚恋问题。

  

即使女生读博期间能够结婚,如果不生孩子,毕业时年龄将过30甚至更高,成为高龄产妇。而如果生下孩子,生活的重心将由科研向家庭和孩子倾斜,可能会面临6~7年无法毕业的悲惨境遇,使自己和导师都痛苦。

  

所以,很多硕士们认为,与其读博耽误自己的人生发展,还不如早点成家立业,“就把读博的重任留给下一代吧”

  

05身体煎熬,精神折磨

  

作为评价博士生的勤奋程度,应该是以996为最低起点的,每天晚上12点之前下班,都不好意思向别人说自己是搞科研的。有时,可能为了一个实验十天半个月吃住在实验室。

  

实验室、办公室就是所有的天地,成天坐在办公室对着电脑看文献、写论文,与体育运动基本无缘。结果,眼镜近视更严重了,腰椎更突出了,肚子也鼓起来了,再摸一摸自己的头发,还剩几根?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群太监……

  

  

如果说身体的不适还能忍受的话,精神上的煎熬则会让人崩溃。

  

假如选了人品欠佳的导师,成为廉价劳动力,那么,陪伴博士生涯的不止有焦虑、抑郁、孤独,还有无数个“为什么”、无数次“失眠”“崩溃”甚至“一死百了”。

  

近些年,网上越来越多的博士生自杀报道,真是让人痛心疾首。

  

如果发现自己不适合读博,果断放弃,这是有智慧的表现。

  

但即使这样,读博仍夹杂着“希望”与“幸运”。

  

如果喜欢科研,选择继续读博,也是一条优选之路。

  

其实,选择没有对错,只有合不合适。

  

记住:人最重要认清自己适合干什么!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此文关键词:

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资讯

热门资讯

年的服务积淀

二维码
深圳落户条件电话13671738356
微信号
立即
咨询